拍日落美景,哪种构图最好
文章来源:www.sypshy.com    文章作者:V摄影
发布时间:2023-02-08 08:14

拍好日落需要注意什么?掌握日落的时间,正确的曝光,构图。

不同的构图可以让同一个日落呈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,满足我们不同的拍摄需求。当然,不同的构图也有各自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。

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日落构图的不同类型,注意事项和应该注意的技术点,让你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拍摄需求选择合适的构图。

1. 中央构图

最常见也是最安全的构图方式,当然是把太阳放在画面中央,做中心构图。

中央构图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最大限度的展现太阳的周边环境,更能体现天上五彩缤纷的云彩和地上温馨的景色。

当画面中有大面积的平静水面,倒影状况良好时,可以尝试将水面置于画面中央,最大限度地体现实体与虚影的对称美。

应该指出的是,中央成分

要求天空和地面同时有丰富的景物,这样才能保证画面不会大面积出现

“无聊”的部分。

同时,中央构图往往需要兼顾地面和天空的细节,对曝光控制要求较高,往往需要配合渐变镜或使用包围式曝光。

如果不注意的话,你的图片会有很多黑色的区域,不太好看。

除了曝光问题,使用中央构图还需要避免太阳的画面比例过大。

中心构图最大的问题是画面容易显得沉闷,需要加入其他场景作为衬托,让画面更加丰富灵活。

但如果太阳本身的比例过大,就会削弱其他景物的存在感,使画面显得沉闷,缺乏变化,非常乏味。

2. 三分法构图

三点构图可以有效避免中心构图的这些弊端。首先,二分法并不要求天空和地面同时拥有丰富的景物。

将水平面或地平线放在画面的上下三分之一处,有选择地强调地面或天空中的景物。

地面上的风景很少?然后多拍天上的云;万里无云的天空?然后多拍些地面的照片。天上地下缺少风景?那你为什么要拍电影.

三分构图,画面曝光要求没有中央构图高。

因为三分法构图的本质是有选择地强调地面或者天空的景物,所以我们在控制曝光的时候可以偏向强调的部分。

如下图所示,由于画面倾向于表现天空中的云彩,所以控制曝光时应该以云彩为主要因素,地面景物稍微曝光不足也无伤大雅。

用中长焦拍摄太阳特写时,太阳天体的画面比例较大,适合用三分法构图。

三分构图可以有效避免中心构图的画面沉闷问题,同时画面均衡。

3. 边缘构图

如果想进一步选择性地强调天空或地面的景物,或者缺乏解决大光比问题的器材,不妨尝试边缘构图。

边缘构图可以看作是三分法的一个极端版本,它进一步选择性地强调天空或地面,同时在曝光控制上有更大的优势。

如下图,太阳放在画面的上边缘,曝光完全基于地面景物。即使阳光过度照射,对画面的影响也不大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边缘构图更适合太阳比例较小的日落全景。在这类照片中,太阳的存在感不高,只是用来营造气氛。

对于中长焦的太阳特写,太阳画面比例较大,不适合边缘构图。

因为阳光比例大,存在感强,用边缘构图会让画面很不平衡。

4. 竖幅构图

一般来说,拍摄日落时使用横幅来展示场景的宏伟,但垂直画面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效果

一般风光照片在侧视上更注重景观变化,但日落不同于一般风光题材,在垂直空间分布上有丰富的变化。

如下图,选择在太阳很低,接近地平线的时候拍摄。

把太阳放在画面的底部,从低海拔到高海拔重点关注红-黄-白-蓝-深蓝-黑的色彩层次感趋势。

如果没有丰富鲜艳的颜色,可以用瑰丽的云彩来代替。

简而言之,这种太阳在下缘的直射日落,聚焦的是高远的天空。天上一定要有东西看,不然会很无聊。

左边,天空中有一些云,这是合理的。右图是接近纯色的天空,比较枯燥。

另一种垂直构图,把太阳放在上沿,小角度向下拍摄,聚焦地面景物。

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水面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,重点是太阳体在水面上拖曳出的长长的倒影和波光,有一种独特的美感。

5. 低角度拍摄

低角度拍摄时,前景景物离观众很近,使观众产生心理上的亲近感,临场感和代入感很强。

同时低角度拍摄的横向透视效果很强,画面的深度也很突出。

低角度拍摄往往结合边缘构图和垂直构图,进一步增强画面的深度,达到更好的效果。

低角度摄影的另一种形式是逆光风光摄影。

如果低角度拍摄,地面景物会变得很高。选取一些半透明的景物进行逆光,景物会镀上一层金边,非常漂亮。

逆光的优势不仅仅是轮廓光漂亮,还有突出的光影效果。

在用低角度逆光拍摄树林或栅栏等纵向条状物体时,地面会形成一系列从纵深处指向观众的阴影,具有强烈的纵深感和视觉冲击力。

此外,低角度拍摄剪影也很有优势,尤其是在地面景物凌乱的拍摄环境下。

低角度拍摄的剪影可以更多地将天空带入背景,背景更干净,更有利于将主体从杂乱的环境中去除

分开,做一个简单明亮的轮廓。

今天要介绍的内容就这些了。希望看完这篇文章,你能对日落照片如何选择合适的构图方式有一定的了解。

这一期我想告诉你的就是这些。感谢您的观看。下次见。

服务热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