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好一座桥的 5 种套路,你都掌握了吗?
文章来源:www.sypshy.com    文章作者:V摄影
发布时间:2022-07-22 08:13

81年前的7月7日,七七事变爆发。日本侵略者跨过卢沟桥,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。

就这样,卢沟桥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里,时刻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,鞭策我们

不断进取,努力工作。

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,本期以卢沟桥为例,为大家介绍如何用各种方式拍摄一座桥。

1. 高处俯拍全貌

拍摄桥梁时,我们可以先观察地形,找一个制高点。

制高点不需要太高,足够我们把桥的全貌和两边的风景拍进照片就行了。

就卢沟桥而言,由于其竖向高度和横向长宽都不大,略高于桥面的高度足以达到拍摄效果:

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桥梁,如果要对其进行全景拍摄,要求的高度会更高。

特别是对于一些吊索结构,垂直高度较大的桥梁,如金门大桥,需要站在旁边的山顶上才能一览无余:

拍这类照片时,由于拍摄位置有限,最好使用变焦镜头,方便我们选择周围的景物。

2. 远处横拍 “证件照

从远处水平拍摄全桥,这个角度可以称为桥梁的“证件照”。为什么这么说?

因为这类照片和我们拍过的证件照一样,展示的是大桥的正面全景,信息量很大,但往往不容易发光,也不太好看。

因为卢沟桥是一座“细长”的桥,缺少纵向结构。这个角度拍摄会让桥身的画面比例很小,细节特征严重缺失,甚至让人不知道这是什么桥:

这个角度没有优势吗?

不会,当然也有一些亮点值得从这个角度去利用,比如倒影:

如果水面平静,这个角度可以最大化反射的对称美;水面不平静?然后用三脚架长时间曝光“磨平”水面~

不得不提的是,卢沟桥的这个角度确实乏善可陈,但是对于古典拱桥来说却非常漂亮:

拍摄竖向结构复杂的现代派桥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可以充分展示其精巧的结构。

3. 侧拍

侧面拍摄是一个绝妙的角度。

这个角度靠近桥,体现了一些细节。同时,桥梁构成了贯穿画面的引导线,能有效吸引观众的注意力。

适当增加一些前景场景,让画面变得有趣,效果更好。

前景缺少有趣的风景?也可以尝试“把桥带入场景”,降低桥的比例来拍摄

特殊的自然景观(如夕阳、云彩等。).

谁说拍桥就一定要把桥作为画面主体?

侧拍的另一种形式是侧拍。

这个角度可以让桥显得更高,对角线构图更好:

因为卢沟桥本身没有任何竖向结构,所以从这个角度拍摄卢沟桥没有太多光彩。但如果用这种方法拍摄现代结构的钢吊桥,桥梁的纵向结构会因视觉失真而显得异常高大,产生震撼的视觉效果:

4. 桥面正拍

站在桥面上,向前方向拍照,由于透视变形,延伸的桥面和栏杆形成一组组引导线,汇聚在画面中央,这种画面有很强的吸引视线的效果。

对于缺乏垂直结构的卢沟桥来说,这样的照片有一个问题:如果天空中没有有趣的风景,这样的图片会很无聊。

所以,你不妨降低相机位置,在地面拍摄,让桥面占据大部分画面,聚焦眼前的地砖。这样可以有效吸引人的注意力,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:

如果地面有水,利用天空的反射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
5. 聚焦细节

关注有趣的细节一直是建筑摄影的常用技巧之一。至于卢沟桥,这是最好的拍摄方法,没有之一。

那么,最著名的卢沟桥是什么呢?除了其深远的历史意义之外,它还是一座

这些造型各异,各不相同的狮子,都上了语文课本,可谓家喻户晓,成为卢沟桥的标志。如果你不射狮子,那你根本就没去过卢沟桥。

问题是,除非你是民俗学家或者收藏家,否则只拍这些石狮子是没有意义的。

所以一般情况下,拍摄石狮要配合其他有趣的景色,比如日落:

如果想体现卢沟桥本身凝重的历史意义,那就选择天空云量较多的阴天进行拍摄。

厚重的云层和低沉的色调,结合了卢沟桥给国人带来的特定历史文化心理,这样的画面显得格外凝重,富有感染力。

以下两张照片是由专业摄影师在抗日战争时期为纪念鲁()而拍摄的。

桥梁专题图,来感受一下专业的处理方法:

总结

不同的拍摄位置、拍摄角度、拍摄手法,可以体现桥梁的不同特点,带来不同的画面效果;不同的桥段也有自己适合的拍摄方案。

拍摄前,要清楚自己在拍谁,要拍什么,要什么效果,然后再决定自己的拍摄日程和拍摄计划。

一座卢沟桥,只有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,才能拍到;在拍摄其他题材的时候,当然也不例外。

这一期我想告诉你的就是这些。感谢您的观看。下次见。

服务热线